首页 > FOURIN中国汽车调查月报
FOURIN中国汽车调查月报

点击封面可浏览月报样本电子版

发行日
■每月5日
纸张及页数
■A4纸、约70页
订阅价格
 10,800元(全年12本月刊)
内容介绍宣传彩页
PDF可印刷PDF

全球最大的竞争市场-中国汽车产业及其市场动向的月度调研报告

《FOURIN中国汽车调查月报》是针对业已步入全新竞争时代的中国汽车产业动向进行详细调查分析的月刊类调研资料。在整车方面,每期除了包括至少4篇聚焦上汽集团、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长安、广州汽车等本土系汽车制造商的经营战略、合作战略、生产体制及计划等之外,还包括至少1篇外资系汽车制造商的在华战略、以及1篇摩托车及其他产业的常规报告。在零部件行业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方面,每期刊载至少5篇“分类别”、“本土系”、“外资系”的常规报告,深度解析中国零部件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解读本土系以及外资系零部件制造商在中国的事业战略等。在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向着电动化、共享化、网联化、智能化迈进的技术趋势下,本刊在对内外饰零部件及泛用零部件等传统零部件及供应商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小幅缩减,增加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相关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动向和行业动向。此外,继续刊载探讨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产业・政策・市场”方面的相关报告。“统计·数据”不仅收录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机构提供的“分车种、分车型月度汽车产销数据”和“乘用车分细分市场/分系列/分品牌月度产销数据”之外,还提供世界27个国家(地区)的产量和世界47个国家(地区)的销量月度数据。

Latest Issue请点击以下链接,了解各期目录
LayoutFOURIN中国汽车调查月报

FOURIN中国汽车调查月报

■ 定期分析同步实现规模扩大和多元化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
■ 实时追踪关税下调、废除进口限额等各种法规放宽动向
■ 分析欧、美、日、韩系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商在中国的产品、品牌战略
■ 分析中国本土系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商的自主开发技术、技术引进战略
■ 分析新产业政策、国产化法规、环境标准等新政策动态


FOURIN中国汽车调查月报

特集(标准3篇共19页)

涵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汽车产销走势分析、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分析、外资系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商的事业动向等。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数据,可精准及时地把握中国汽车市场最新动向。
・中国政府 汽车产业培育政策和放宽外资限制动向
・中国 汽车相关上市企业的决算结果
・日美欧韩系汽车制造商 中国专用产品战略和事业计划
・中国 汽车/摩托车/专用车/农用车的季度市场动向分析报告
・中国 世界级自主开发技术战略、世界级成本品质战略
・中国 高层访谈民族系/外资系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商的长期计划

汽车零部件行业调研报告(至少2篇,每篇2~4页)

刊载上汽集团、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中国长安、广州汽车等5家中国本土系大型汽车制造商、以及2家外资系汽车制造商(大众、通用、本田、标致雪铁龙、丰田、日产、福特等)和1家其他行业制造商(摩托车、农用车、专用车、工程机械)的经营战略·动向等报告。
・中国民族系汽车制造商 组织人事、机构改革、产品规划、合作战略
・日系汽车制造商 中国事业发展和集团内零部件制造商的本地事业
・欧美系汽车制造商 中国本地合资产品和品牌战略
・中国 民族系摩托车、农用车、专用车、工程机械制造商的经营战略

汽车制造商调研报告(至少4篇,每篇2~4页)

收录了以“制造商·产品”、“原材料·技术及其他”为主题的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调研报告

汽车零部件行业调研报告(至少2篇,每篇2~4页)

4篇报告分别从“分类别”、“本土系”和“外资系”三个角度分析中国零部件产业。
■ 分类别报告
分析产品和供应商动向。具体指产品的产销规模、各零部件制造商市场份额、零部件制造商的生产基地概要、事业状况、销售政策、配套供应商一览等热点领域动向分析报告。
■ 本土系报告
具体指本土系零部件制造商的事业概要、经营状况、国内外生产基地概要、采购、技术、环境/安全等各方面的战略课题分析报告。
■ 外资系报告
具体指各类零部件的生产比率、生产基地概要、业绩概要、合作状况等外资系零部件制造商的发展战略及其所面临问题的调研报告。

产业・政策・市场报告(每期2篇 每篇2页)

■ 产业・政策报告
解读汽车产业的新制度概要及政府方针,分析新制度的实施状况及主要的改进方面、政府目标。此外,还包括汽车物流等汽车产业相关事业领域概要。
■ 市场报告
具体指特定车种的细分市场分析、各汽车制造商的新车投放和销售计划等在内的中国市场及其营销动向的分析报告。

统计·数据(2部分 共21页)

包括“中国产销数据”和“世界产销数据”2部分。中国数据部分刊载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分车种、分车型月度汽车产销数据”、“乘用车分细分市场/分系列/分品牌月度产销数据”等数据。世界数据部分刊载“世界27个国家(地区)汽车产量”和“世界47个国家(地区)汽车销量”。

FOURIN中国汽车调查月报 2025.8 (No.221)

零公里二手车
在中国二手车交易平台上,行驶里程极短、外观和性能均与新车无异,但以二手车价格销售的“零公里二手车”越来越多。这些车辆有些是由于部分经销商为完成销售指标,将长期库存的新车暂时注册后作为二手车出售,以保证现金流并稳定经营。此外,还有一些经销商通过报废车况较差的二手车并购买新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方式套取政府补贴。这些现象无疑会扰乱汽车市场秩序,并损害新车销售数据的可信度,正在引起多方关注。

特集

摩托车市场
中国摩托车商会(CCCM)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的二/三轮摩托车出厂量在出口的拉动下,同比增长2.8%增至1,992万辆,时隔2年实现正增长。其中,面向中国国内市场的出厂量同比下滑16.6%降至890.6万辆,连续3年减少,时隔6年跌破1,000万辆的大关。出口同比增长26.7%增至1,102万辆,时隔13年站上1,000万辆。此外,电动摩托车的出厂量同比下滑39.9%降至225.5万辆。部分传统摩托车制造商进行重组整合的同时,长城汽车投放了首款摩托车产品正式进军摩托车市场。
CAFC・NEV积分
2025年7月,工信部公布了93家(上年是95家)国产乘用车制造商和24家(与上年相同)进口乘用车供应商的《2024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与新能源汽车(NEV)积分核算情况》。其中,CAFC正积分为5,285万分,CAFC负积分为585万分。NEV正积分是1,729万分、负积分101万分,正积分继续大幅超过负积分。随着NEV销售规模的持续扩大,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从上年度的3.78/100km下降至3.31/100km(WLTC)。

汽车制造商

中国系
外资系

节能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

中国系

零部件行业

中国系

统计・数据

中国产销数据
世界产销数据

FOURIN中国汽车调查月报 2025.7 (No.220)

动力电池安全标准
中国工信部在2025年3月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是对2021年1月开始实施的现行标准时隔5年进行的修订,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从2026年7月开始执行、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从2027年7月开始执行。现有车型必须在两年内配备符合新标准的动力电池。新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包括①提高对热失控后安全防护能力的要求。②新增对电池底部遭受撞击后的防护能力测试。③新增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测试。

特集

上市OEM业绩
FOURIN统计了在香港、上海、深圳和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0家中国车企的2024年业绩。其中,16家车企的业绩同比实现增收增益,7家出现减收减益。营业收入排名前10位的车企相比2023年有所变化。其中,比亚迪超过上汽集团,排名居首。民营车企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排名上升,分别位列第3、4位,北京汽车位列第5,长安汽车位列第6。采用华为技术的赛力斯汽车在销量增长的拉动下业绩大幅提升,排名从去年的第16位跃进至第7位。
小型无人配送车・无人机
在城市餐饮配送和电子商务(EC)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无人配送车和无人机的商业化运营在中国发展迅速。其原因之一是随着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成本的降低,无人配送车的生产成本得以控制。此外,如北斗导航、5G通信(截止2024年底5G基站达到425万个)、以及端到端技术(E2E)等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也助推了无人配送车的实际应用。

汽车制造商

中国系
外资系

节能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

中国系

零部件行业

中国系
外资系

统计・数据

中国产销数据
世界产销数据

FOURIN中国汽车调查月报 2025.6 (No.219)

驾驶辅助功能
2025年3月,小米SU7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高速爆燃造成乘客死亡的事故,引发人们对驾驶辅助功能使用边界的关注。中国汽车市场上,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下,汽车制造商为了体现产品竞争力,在宣传新产品时普遍存在对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功能过度宣传的倾向。而消费者则存在过度信任驾驶辅助功能、不严格遵守适用条件的行为。对此,工信部等主管部门表态将加强监管,避免夸大宣传和滥用风险带来的安全隐患。

特集

2025上海车展
2025年4月23日~5月2日,第21届上海国际车展举行。此次上海国际车展的主题是“拥抱创新,共赢未来(Embracing Innovation、Empowering the Future)”。参展车辆共1,366辆,163辆是全球首发或中国首发车型。其中,外资制造商正在积极采用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和零部件,采纳本土研发人员的意见加快产品开发,以争取在中国市场上挽回失地。中国制造商纷纷展出全新NEV产品阵容,但是长城汽车仍然坚持兼顾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路线,以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中系乘用车的全球销量
根据FOURIN的统计,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为8,962万辆。其中,中系品牌乘用车销量(基于技术来源计算,不含中国企业旗下的外国品牌)相比2020年增加了700多万辆,达到1,964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1.9%,首次突破20%。分地区来看,2024年中系品牌乘用车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的市场份额达到创纪录的39.9%。但在西欧市场,中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仅为2.4%(33.1万辆)。从中国制造商在各国家/地区的销售情况来看,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和奇瑞汽车在多个国家的销量排名居于前列。

汽车制造商

中国系
外资系

节能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

中国系

零部件行业

中国系

统计・数据

中国产销数据
世界产销数据


申请本期样本(免费)
申请订阅该月报